第112章(1 / 1)
八大皇商甚至还放话旱灾过去后,受灾百姓可以根据家中人口去当地彻王妃的铺子里免费领取下一个播种季节的粮种。一百万两,比朝廷拨出的赈灾款都要多出一倍,彻王妃真的是好大的手笔。就连当地知府的奏折上都尽是夸赞之言,那在北方十三城的受灾百姓眼里,彻王妃此举还不得是活菩萨下凡。以后若是有人敢说一句彻王妃的坏话,那就是和北方十三城千万百姓作对。十三道奏折送上御书房,厉景行坐在龙椅上仰头望着虚无的空气。厉君彻不缺权,本身就是王爷,手握重兵,已经赏无可赏。温瑾禾身为皇家儿媳,手握皇商,金银珠宝对她来说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百姓口口相传的速度比起官府的驿站慢不了多久,彻王妃的义举散播得到处都是。在民心民意的渲染下, 厉予珩的不安下朝后,三省长官将厉君彻给围住,“彻王,皇上此举实在不符合祖宗规矩,还请彻王妃主动拒绝才是。”
厉予珩路过,黑着脸瞟了一眼四人,甩袖离开。厉君彻望着三人,他待在都城这段时间,朝中之人莫不是觉得他没杀人,好欺负,竟然敢求到自已的头上。他冷清地开口:“圣旨是父皇下的,三位大人若是有那个口才就去求皇上,本王的王妃得了封地那是靠实力,一百万两的赈灾银若是你们谁拿得出来,相信父皇也会重赏。”三人注视着厉君彻离开的背影,急得满头大汗。守在不远处的御史们无奈的跺脚,这都是些什么事。彻王妃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能耐!皇上的赏赐也太丰厚了些,比皇子公主还要受宠。回到御书房的厉景行两眼盯着桌上的灯笼,猛地咳嗽了几下,“朕给了彻王妃这么大的好处,想必她和临月国应当是再无可能了。”伺候皇帝多年的贴身太监低声道:“彻王妃本就和临月国不相往来,临月国三皇子就是例子,皇上其实没必要顶着文武百官赐下封地。”厉景行缓缓地喝上一口热茶,“文武百官不同意,北方南城的百姓却会感恩戴德,彻王妃此举在北方旱区影响颇大,一百万两说捐就捐,还不是为了彻王。”皇帝望着自已满是褶皱的双手,“朕老了,身体也日渐年弱,他们着急也是情理之中。”贴身太监换下茶水,“皇上休要说这些丧气话,应当保重龙体才是。”厉景行摆摆手示意他下去,他靠在龙椅上望着案桌上成堆的奏折自言自语,“彻王……还是珩王。”彻王府。“就没有再大一点的地图?”温瑾禾站在书房,翘着眉毛有些不满意地看着赵壁他们将北方南城的地图往墙上挂。赵壁将地图的位置稍稍摆正,“王妃,这已经是最大的了,再大也没地方挂了。”作为一个现代人,温瑾禾对于土地还是非常喜欢的,这就相当于现代的房产。温瑾禾走到挂地图的那堵墙前,右手手掌抚摸着地图,有一种强烈的、野兽巡视领地一般的满足感,“可惜距离都城太远,不能时常去看。”厉君彻摘下官帽放到桌上,看到地图时眼里有些宠溺,“喜欢封地?”温瑾禾转过头看向厉君彻点点头,“特别喜欢,前几日的赏赐不是已经下来了吗?皇上怎么会忽然赐予我封地,而且你们都没有。”那些药材价值可不菲。厉君彻拥着温瑾禾坐下,手臂圈紧,“北方南城本就是贫瘠困苦之地,每年的税收少得可怜,还年年旱涝灾害,父皇这是把一块耗财的烫手山芋扔给了你,圣旨一下,你靠捐款赈灾收拢的人心一下子被父皇拿走了一半。”温瑾禾仰起头盯着南城的地图,“皇上认为这是一块烫手的山芋,我可不这么认为,这样一大块土地,若是安排的好,能抵上两三个皇商带来的利润。”厉君彻亲了亲温瑾禾的头顶,揉着她的手说道:“明日你需进宫向父皇谢恩,等我早朝后一起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