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1 / 1)
这种弯弯绕绕的名义问题,最适合的人选就该是那群儒生。刘邦:等结束了去找一下叔孙通吧,刚好他也正忙活着这些仪式上的事情。不用白不用,他相信对方也会很高兴得到了宣扬学术道统的机会。反正等到诸子百家其余的学派接到他不久前下的求贤诏而聚集过来的时候,刘邦在心里暗搓搓地想着,就算他原本没那么殷切,都会因为竞争而打起精神来的。【我们拿三国,孙权的名分问题来举个例子。当初曹丕称帝,孙权选择上书称臣。正统性得到认可的曹丕大喜,在还没给宗室封王之前就给他送上了吴王的封号。很多人因此嘲讽他,说他是大魏吴王,觉得老耻辱了,人家蜀汉就不会像你这样丢人!——救命,东吴的政权正统性能跟蜀汉比吗?刘备作为汉室宗亲,他的身份是曾经受到来自皇帝认可的。在当时环境下,且不说蜀汉因此和曹魏存在着天然的立场上的对立,即汉贼不两立这个问题。蜀汉政权本身,他因此就存在正统性宣称啊!你曹魏虽然有着禅让法统的大义在手,可我蜀汉正宗大汉血脉,你能否认吗?就算你强行否认我也无所谓的,反正我对内是有足够的理由可以区分上下君臣关系了。所以曹魏和蜀汉,他们之间的正统性,法统,乃至于君臣上下关系都不需要忧虑的。可孙权不一样,东吴是三国政权里面可以说最低,完全白手起家的类型。所有拿大魏吴王去羞辱孙权的人真的可以麻烦看一下《三国志·魏书卷十四》,看刘晔是怎么作为当事人努力劝谏已经有点上头的曹丕别给孙权封吴王的。当曹丕代汉的时候,孙权身上还是个汉朝南昌侯的爵位,正经的官职完全和手下人拉不开差距,用刘晔原话直白说就是“官轻势卑”。给孙权封王那才简直是在资敌,是在帮东吴确立上下君臣的名分,使得孙权从此就拥有了足够合适的身份统帅江东诸郡,确立君臣之义,统合吴国百姓之心啊。这就是名分问题的重要性。所以孙权向曹丕称臣以换取吴王名号羞耻吗?他简直赚飞好吗,完全是趁着曹丕刚刚称帝,心情好,甚至还被孙权这个一直以来耿耿于怀的外人支持了,一时头脑发热才赚到的大买卖!】刘季侧目。虽然他自己国都没建,就突然知道了它未来被篡位的消息,但因为还没有付出,于是也就没有多少实感的人,毫无心理负担地接受了这一前提,并对孙权的行径表现出了强烈的共鸣。刘季:颜面这种东西,在实际利益面前,真的没那么重要啊!吾辈同道中人啊!
【话题扯得有点远,我们继续回到汉初。刘邦那个时候有名分吗?有,但是很稀薄。《史记》在叔孙通列传中就记述了这么一件事,说刘邦登基之后,那些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臣子们,在宴会上往往会“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对比一下前面秦朝,荆轲刺秦王的时候,下面的大臣有哪个带了刀剑的吗?哪里还能干出来在皇帝面前喝醉了拔剑出来的事情?这不完全不像样吗?在比如说前面张良部分提到的封侯事件。刘邦看到很多将领经常聚集在一起坐着讨论事情,问张良他们在说些什么,于是得到了惊天动地的他们在谋反的回复。】“?什么谋反?谁谋反?”感觉自己都快被这个词搞出精神衰弱来的皇帝陛下半眯起了眼:汉初想谋反的人是不是太多了点?不管是真谋反还是假谋反,都未免太频繁了一点吧!他诡异地从后世人没有提及的事例中,更深层次切身体会到了君臣之分不够清晰的后果。张良的反应远比他淡定,想了想自己如果这么说会是为何,出口的语气都带着点含笑的从容。“不是真的造反,应该是臣为了让陛下重视,而夸大的说辞罢了。”【当然了,实际情况是那些将领生怕刘邦不给他们封赏,于是在聚众讨论而已。可是张良那骇人听闻的说辞,细究背后的逻辑,都是因为所谓的君臣“忠义”尚且没有建立起来,刘邦和属下人很多的联系,都是利益的驱使。这就是他和嬴政相比第二点的弱势】刘邦皱起了眉。他对于后世人拿自己和始皇帝对比,并说他有这弱势有那劣势的倒是没什么意见,客观的论述而已,有什么好较劲的?他只是一时没弄明白这个观点和韩信的死又有什么关系,最起码从后世人前面的论述看来,韩信对他倒不仅仅是利益上的纠葛。除非——他再把前面后世人早早抛出来的观点与此联系起来,一瞬间恍然大悟。然后只余无言的沉默。【第三,也就是我们先前提到的,汉初君臣矛盾的主要问题,继承人问题。扶苏虽然因为名字出处比较文雅,并且最后听了矫诏就自杀的行为,一直被很多人认为是性格偏柔的人,但实际上他的历史评价叫做刚毅。敢和他亲爹秦始皇公然吵起来的人,我们先不说自杀这件事的正确与否,支持郡县还是分封是否称得上清醒的问题。光从这个态度,他的性格就是偏向刚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