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611(4 / 5)
太子都难出这江陵城啊。”
桓玄轻轻地叹了口气,抬起头,对着一直在殿中低头恭立的二王说道:“也好,朕也很希望能尽快地把大捷的消息告知全城父老,不过军情紧急,若是回宫城,只怕会给热情的江陵百姓耽误了时间,前线的将士们正等着封赏,朕不可以食言,这样吧,朕去南门登城楼,那里平时是市集,人多,在这里安人心,不比在宫城的差,对了,卞侍中,你去宫中一趟,把太子也带来南城楼,虽然他只有五岁,但也应该在这种时候与全城军民一起。”
卞范之行了个礼,淡然道:“遵旨。”
他刚要走,突然想到了什么,回头再次对着桓玄低语道:“陛下,还有那司马德宗,司马德文兄弟,这二人…………”
桓玄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跟在朕身边,无妨,十箱金银都运得了,还抬不走一个废物吗?”
卞范之叹了口气:“那王神爱…………”
桓玄突然想到了什么,看着王康产:“前晋朝王皇后,听香别院那里,现在情况如何?”
王康产摇着头:“留守城中的殷仆射几个时辰前说是奉了您的旨意,去探望王皇后了,当时王太守还问要不要带兵护送,殷仆射说有密旨要宣,不宜人多,我们也就没留意,陛下,有什么问题吗?”
桓玄的脸色一变,左顾右盼起来:“殷仆射呢,他人怎么不来见驾?”
二王也跟着有些紧张起来,卞范之突然哈哈一笑:“陛下,您可能是军务繁忙,一下子没记起来吧,昨夜您不是叫臣拟旨,让殷仆射带王皇后前来一起劳军的嘛。想必这会儿他们已经前往军中了吧。”
推荐一本历史类火书
给大家推荐一本朋友的历史精品书《唐时明月宋时关》,作者:江左辰,时代背景是五代末、北宋初!
这本书的文笔很好,剧情流畅,轻松幽默,主角和配角人物刻画都挺鲜活的,读起来令人捧腹,尤其是作者身居江南,对江南水乡的画卷感描写的很好,越往后看惊喜越多,大家可以过去支持一下。
————
简介:
唐时明月照心寂,北宋雄关铁衣寒!
南唐风月,诗词歌赋,有苏宸的才华横溢。
北宋边关,金戈铁马,有苏宸的挥斥方遒。
这是五代末北宋初,一个风云际会、列国峥嵘的时代。
且看苏宸如何在唐宋变革时期,走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千军万马美人刺
桓玄的脸色微微一变,马上也反应了过来,跟着打起了哈哈:“哎呀,卞侍中,你这一说,朕倒是想起来了,昨天军议之时随口说了一句,你看看我这脑子。嗯,那等咱们一起带了金银回军之后,再和殷侍中他们会合吧。”
说到这里,他站起身,对着身边的一直侍立一边,全副武装的庾熙之说道:“庾将军,你和二位爱卿先行出发,朕随后就去南门。”
庾颐之行了个礼,带着王康产和王腾之转身出帐,很快,桓谦和桓石康也随之而出,大帐之内,只剩下了桓玄和卞范之二人。
桓玄的脸色瞬间就变得阴沉,恨恨地说道:“想不到,连姓殷的也会背叛我,他多半是跟着王神爱,还有陶渊明叛我投敌了!”
卞范之淡然道:“殷仲文本就是反复无常的小人,前面已经背叛过他的堂兄弟殷仲堪,现在陛下蒙难,他自然也会改换门庭,至于陶渊明,那可是个精明似鬼的家伙,谁也看不透他的内心,而王神爱也是周旋于多方势力之间多年,绝不是省油的灯,如果陶渊明和王神爱作出了弃陛下而去,改投刘裕的决定,那说服势利小人殷仲文,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了。”
桓玄恨恨地一拍大腿:“只恨不早听敬祖你的话,杀了陶渊明,生死关头,果然还是能看出忠奸善恶啊。”
卞范之叹了口气:“只能说他装得太象,连我也给骗过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想想如何止损才是真的,起码,司马德宗还在我们手上,只要接出太子,带上金银,与桓振会合,我们还有希望,进可以反攻荆州,退也可以带上几千兵马,去巴蜀,到时候是夺了毛氏的基业,还是转进后秦,都可以相机而行。”
桓玄点了点头:“那我去南门,你尽快接出升儿,现在他是我唯一的儿子了,大楚的基业,以后也要靠他。”
卞范之正色道:“我这就去,陛下,多多保重。万一有变,我们还是按原定的计划,在城南的江风渡口会合。”
两个时辰之后,桓玄在一片民众的欢呼声中,走下了南城的城楼,王康产一脸媚笑地凑了上来:“陛下,您说得可是太好了,字字珠矶,又透着雷霆万钧的气势,微臣从没有听到过这样激动人心的演讲,恨不得现在就能亲自上阵,跟随陛下追击逃敌呢。”
王腾之更是重重地以拳按胸,行了个军礼:“末将请战,请允许末将带着两千军士,为大军先锋,一定会为陛下斩下刘毅,何无忌等贼首的脑袋!”
桓玄笑着摆了摆手:“都是仰仗了前方将士的奋战,
↑返回顶部↑